作者:勵活課程講師群
出版社:布克文化
出版日期:2025/04/12
語言:繁體中文
【博客來】
平裝版->傳送門
一、重新理解「領導」的本質:不只是發號施令,而是影響與激發
在翻閱《贏在領導力》這本書時,我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對「領導」這個詞產生了全新的認識。傳統觀念中,領導者往往是握有權力、發號施令、下指令的人。然而在本書中,由九位不同背景、專業領域迥異的職場實踐者所共同分享的經歷與體悟中,我開始理解:真正的領導力,是一種深度影響他人、啟發潛能、帶動團隊共同進化的能力。
作者們並非皆出身於企業高層,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指揮權,而是在漫長的工作歷程中,透過試錯與省思,漸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領導哲學。這些經驗讓我體會到,領導並不是職銜賦予的特權,而是一種透過實踐淬鍊出的影響力。
二、以人為核心的帶領之道
書中反覆強調的一個觀念,就是「領導者要重視人本」,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蘊藏深意。許多領導失敗的根源,不在於決策錯誤或缺乏專業,而在於忽略了「人」的感受、需求與成長。譬如其中一位講師在分享領導經驗時提到:「事情做不成,往往不是因為技術不夠,而是人心未齊。」這讓我反思自己在團隊合作中,是否過於專注任務完成,而忽視了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與信任建立。
其中一章提到「引領成員看見個人與團隊的無限可能」,我深感共鳴。真正成功的領導者,不是替他人做決定,而是啟發對方發現自身的潛能,激發出主動投入的動能。這也是我目前在職場中逐漸學習的一項能力:不再只是「完成工作」,而是「成就人」。
三、從自我開始的領導修煉
書中某位作者指出,「領導,永遠從問對自己開始」。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。在VUCA(變動、無常、複雜、模糊)的現代職場中,領導者要具備的不只是快速決策與風險控管的能力,更要不斷回頭檢視自己內在的價值觀與信念。
這讓我想起一段自己在職場中擔任專案負責人的經驗。當時因為內部人力調動頻繁,我一度覺得被孤立與壓力沉重。但回想起來,真正讓我走出低谷的,是我開始嘗試「自我對話」,重新定義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領導者。我開始學會承認自己的不足、學會向下問意見、學會信任他人。從那之後,團隊氣氛明顯改善,成員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流暢。領導,不是外在形象,而是內在修養的展現。
四、熱情與堅持:帶領團隊的核心動力
書中也提及了一個我非常認同的概念:「領導者要保有熱情,才能持續帶領團隊向前衝」。在高壓與高變的職場環境中,唯有熱情與使命感能夠支撐領導者長期承擔壓力、解決問題、不放棄成員。
熱情,不是盲目的衝刺,而是一種深層的信念: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價值,相信團隊的每一位夥伴都能創造改變。在我曾參與的一個公益專案中,即便沒有實質的回報與資源支持,但因為我們的領導者總是充滿熱忱與正能量,讓大家願意自發地投入、克服困難,最終完成了原本幾乎不可能的任務。
五、靈活應變的領導風格:一體多面
在組織運作中,每個團隊的結構與文化都不同,因此書中強調「三種領導風格因才因地靈活適用」,我認為這是現代領導人最重要的一項素養——「適應力」。過去的管理模式強調「一套方法通用」,但現今領導更需要依人而異、依情境調整。
有時,我們需要像教練一樣,鼓勵與訓練;有時像朋友一樣,傾聽與陪伴;有時又必須堅定果斷,做出抉擇。我在實務上學習到,最適合的領導風格往往不是書本上的標準答案,而是根據人際互動中逐步調整、摸索出來的。
六、溝通的藝術:讓「共贏」成為可能
溝通能力的重要性,在書中也屢次被提及。尤其在談到「立信共盈、用長允過、說暖求理」這段文字時,我特別有感。這是一種平衡理性與感性、權威與同理的溝通藝術。
許多領導失敗的關鍵,不在於理念錯誤,而是在傳遞過程中讓人感到「被忽略」、「被控制」、「不被尊重」。而成功的領導者,懂得用語言去拉近彼此的距離,用態度去建立信任,用誠意來凝聚共識。我曾目睹一位資深主管,在團隊出現意見分歧時,不是強壓意見,而是先讓每個人說完,再整理大家共識,讓原本激烈爭執的場面,反而成為一次團隊情感的升溫。我學到,真正有力量的話語,是能夠讓人感到被理解與被支持的。
七、從故事中學習,用經驗照亮未來
本書特別之處,在於九位講師所分享的領導歷程並非教條式說教,而是真實可感、甚至不乏挫敗與懊悔的歷程。他們讓我明白:領導並不完美,但正因為不完美,才更值得學習。
許多人的領導歷程,都是從被「推上火線」開始,從不知所措中學習承擔,從無數的試誤中成長。這讓我更有信心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,也願意在面對新挑戰時,更主動去嘗試領導的角色。
八、結語:讓自己成為影響他人的力量
《贏在領導力》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重要啟示:領導不再只是某些人的專利,而是一項人人皆可學習與實踐的生命課題。無論我們現在是職場新鮮人、部門主管,或是家庭中要承擔照顧者的角色,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對待人與事,願意提升自己影響他人的能力,就能發揮領導力,並在人際網絡中播下正向的種子。
最後,我深深認同書中傳遞的一句核心理念:「領導力,是讓別人因為有你而變得更好。」願我們每個人,都能成為那樣的存在——以自身的力量,引導他人走向更好未來,實踐「共好共贏」的領導哲學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