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傑夫.偉特斯勒
原文作者:Jeff Wetzler
譯者:吳書榆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25/01/03
語言:繁體中文
【博客來】
電子書->傳送門
平裝版->傳送門
【影片說明】
當今社會充斥著資訊過載與溝通障礙,人際互動往往因誤解與防衛心態而停滯不前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如何從他人身上汲取真正有價值的訊息,並建立互信合作的對話氛圍,成為現代領導者與團隊合作者的一項核心挑戰。《心理安全感提問的技術》這本書正是針對這個問題提供深刻洞察與系統化工具。作者傑夫.偉特斯勒憑藉橫跨教育、心理學與企業顧問領域的豐富背景,整合理論與實務經驗,建構出一套名為「問法五步驟」的提問架構,這不僅能提升溝通的品質,也徹底改變了組織學習與人際互動的方式。
在現實中,我們經常因對方沉默、敷衍或含糊其辭,而錯過真正重要的資訊。這種溝通障礙並非總是出於對方的刻意隱瞞,而往往源於心理壓力—對被評價的恐懼、信任感的缺乏,或者是不確定自己是否被重視。偉特斯勒強調,要突破這種「沉默的螺旋」,首要之務是轉變我們提出問題的方式。他所提出的五個步驟—抱持好奇、營造信任、提出優質問題、傾聽深層訊息與反思連結—構成了一個促進理解與對話循環的完整架構。
第一步,「選擇好奇」強調態度的轉換,即放下預設立場與掌控欲望。許多領導者習慣性地提供答案,試圖控制局面,但其實提出問題往往更能引發對方的思考與參與。好奇心作為對話的起點,能激發彼此的開放心態,打開探索未知的大門。這種由「解決導向」轉為「探索導向」的提問態度,不僅有助於發掘盲點,也能推動創新思維的生成。
第二步,「營造心理安全感」則是整套問法的基礎。人只有在感受到被接納與尊重的情境下,才會誠實地分享真實的想法與感受。書中透過多個實際案例說明,例如管理者公開承認自己並非全知、老師分享自身學習過程中的挫敗等,來展示如何營造一個允許脆弱與表達的環境。這種安全感並非僅靠語言達成,更需結合語氣、肢體語言、時間安排等多重層次的訊號傳遞。
第三步,「提出高品質問題」,強調提問的設計思維。優質問題需要具備三大特性:開放性、針對性與啟發性。這些問題能激發對方的內在動力,引導其深入思考。例如,與其問「你為什麼沒完成目標?」不如問「在這段過程中,有哪些障礙讓你感到特別困難?」這類探索式問題能打開對話空間,避免陷入指責與防禦。
第四步,「傾聽學習」是提問後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提問若僅止於發問而無心聆聽,反而會破壞對話氛圍。偉特斯勒指出,有效的傾聽應從語意、情緒與行為等多重面向進行觀察,特別是注意非語言訊號如語調變化、語速、肢體姿態等,這些往往透露出語言未說出口的重要訊息。他進一步指出,傾聽應具有「辨識盲點」的能力,從對方話語中的遲疑、轉折與停頓中,察覺潛在的重要線索。
第五步,「反思與連結」,則強調將對話轉化為持續改變與行動的能力。偉特斯勒建議以「重述—確認理解—轉化行動」的結構來收尾對話,透過反思讓參與者有機會釐清概念、修正誤解,並共同擬定後續的合作計畫。這不僅提升了互信,也賦予對話實質意義與未來延續的可能性。
本書最大的貢獻,在於將提問視為一種可學習、可實踐、可優化的能力,而非僅依賴天賦或社交技巧。偉特斯勒不僅提供明確的架構,更以豐富的實例與具體練習,引導讀者逐步內化這套問法。他特別強調三項「轉念」的重要性:一是將沉默視為潛藏訊息的資源,二是將誤解視為深化理解的機會,三是將提問視為啟動行動與變革的起點。這些心態轉換不僅有助於個人成長,更可應用於團隊協作與組織轉型。
以企業管理為例,當主管面對員工績效不佳時,若僅以責備與命令回應,容易加深對立與疏離。若能換以提問方式進行,如:「我想了解你最近是否遇到困難?我們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地支持你?」便能創造出更具支持性的對話氛圍,發現問題根源並共同找出解決方案。
在家庭關係方面,面對青少年子女的不願溝通,若父母能以關心與提問的方式介入,如:「最近學校的事情還順利嗎?有什麼讓你覺得壓力大嗎?」而非直接批評「你為什麼都不說話?」,更能促進情感交流與互信。
進一步地,偉特斯勒主張應將提問文化制度化,使其內嵌於組織運作之中。例如,在會議中設立「提問促進者」、設置匿名提問平台鼓勵自由表達,或將「問對問題的能力」納入績效評估項目。這些舉措能讓提問從個人技巧轉化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,培養出更具包容性與創造力的組織氛圍。
本書亦特別關注教育現場的提問訓練。作者指出,當前教育體制過於強調標準答案與服從,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批判思維。他呼籲教師與家長應鼓勵學生提問,並歡迎他們挑戰權威與觀念,因為提問正是通往深度學習、自我探索與創造力開展的起點。
《心理安全感提問的技術》不僅是一部實用的溝通指南,更是一種全新的關係觀與學習哲學。它讓我們重新認識「問」的力量—提問不只是資訊獲取的手段,更是一種建立理解、激發創意、引導改變的強大工具。無論你是企業領導者、教育工作者、家庭成員,或是在職場中尋求更好合作的人,本書皆能帶來啟發與實踐方向。提問,正是這個複雜多變世界中最值得修煉的關鍵能力之一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