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喬.歐文
原文作者:Jo Owen
譯者:謝樹寬
出版社:日出出版
出版日期:2024/08/28
語言:繁體中文
【博客來】
電子書->傳送門
平裝版->傳送門
在當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急速變動的時代,管理早已不再是傳統那種由上而下、命令明確、階層分明的作業方式。透過閱讀喬.歐文(Jo Owen)所著的《如何管理》,我對於管理這門融合藝術與科學的領域有了更全面且深入的理解。這本書不同於一般強調理論建構與架構的管理書籍,而是以實戰經驗為出發點,著重於現場操作與因應現實挑戰,提供了適用於現代管理者在不同處境中存活與發展的實用指南。
在書中,作者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管理思維模式:「管理智商」(Management Quotient, MQ),它整合了理性思維(IQ)、情緒智力(EQ)與政治判斷力(PQ)三種能力的合一體系。這三者彼此交織、相互影響,共同構成當代管理者能否成功的核心關鍵。與過往只著重在邏輯分析與專業技能的觀點不同,作者強調,現今領導者若缺乏對情緒的掌握與對權力結構的敏感度,將難以在現代扁平化、高度協作的組織環境中發揮真正的影響力與領導力。
書的開場鋪陳在疫情衝擊後的職場劇烈變化,點出傳統強控制導向的管理模式正面臨瓦解。遠距辦公與混合型工作模式成為新常態,使得管理者必須面對新的挑戰:如何在沒有實體掌控的情況下,仍能激發團隊動能、推進組織目標。這迫使管理者學習「非直接控制」的管理方式,亦即運用影響力來驅動他人,而非命令或監督。這需要更細緻的溝通技巧、更深的同理心、更高的策略思維與判斷能力。作者精闢地指出,現代管理的關鍵在於「如何與那些不受你控制、甚至可能理念不同的人合作並達成共同目標」。這樣的觀點切中許多企業目前面對的管理困境。
在理性管理(IQ)方面,書中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方法與策略。從逆向思維設定目標(即從終點回推計畫),到預算編列中隱藏的政治操作,再到如何從數據中萃取有用資訊,作者不斷提醒我們,成果導向與靈活應變是成功的關鍵。例如在面對複雜決策時,管理者不應僅仰賴公式化的數據分析,而應發展敏銳的直覺判斷與快速反應能力。這種判斷不僅建立於資料基礎之上,更需融入經驗的累積與對環境脈絡的洞察。
情緒智力(EQ)則被定位為團隊與人際關係的黏著劑,是維繫組織動能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書中指出,有效領導並非單純命令下達,而是涉及如何激發成員潛能、整合資源、處理內部衝突並建立積極文化。作者提出RAMP模型作為建構高效團隊的框架,並針對遠距辦公的新常態,給出明確建議,如:如何在缺乏面對面互動的情境下維繫信任、如何透過清楚的授權來提升責任感,以及如何以同理心促進開放式對話與共識形成。其中「從FEAR到EAR」的衝突處理策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,它教導管理者從以恐懼為基礎的應對方式,轉化為以傾聽(Empathy)、探問(Ask)、回應(Respond)為核心的建設性互動,從而將衝突轉化為組織學習與成長的契機。
最引人深思的,是書中關於政治智商(PQ)的討論。傳統上,「政治」一詞常被賦予負面含義,但作者顛覆此觀點,指出政治智慧實為推進事情、促成變革的必要能力。現代組織的權力分布日益模糊,決策需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文化協作,僅憑正式職權往往難以驅動有效行動。因此,建立策略聯盟、向上管理、理解權力的流動與網絡,便成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能力。作者重新定義PQ為「取得並有效運用影響力的能力」,強調信任與誠信的價值勝過權威與命令。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建立互信關係與展現價值,而非依賴組織賦予的職權。
書中特別強調,管理不只是一種職位,更是一段長遠的歷程。從初階主管到中高階領導,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責任與挑戰。作者將職涯描繪為一場長達四十五年的旅程,鼓勵管理者應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,不斷調整與提升自我。這一觀點提醒我,成功的管理不是偶然得來,也非天賦使然,而是來自於持續不懈的學習與自我超越。
對於「管理商數」的闡述,也讓我重新審視自身的能力組合與發展方向。MQ不只是一套抽象的能力指標,更是一種在高度不確定與競爭激烈的環境中,能整合並靈活應用理性(IQ)、情緒(EQ)與政治(PQ)三種智慧的綜合實力。透過這種整合性的理解,管理者才能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成功模式,並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中找到穩定推進的節奏。
本書並未迴避管理工作的灰色地帶與兩難困境,例如:何時應堅持原則?何時該妥協讓步?如何選擇合作夥伴?又如何與不易共事的對象共處?這些問題無法透過標準作業程序解決,而需靠長期觀察、比較與反思,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判斷依據與行動準則。這也正是管理者與領導者修煉的核心所在。
書中反覆傳遞的一個重要訊息是:優秀的管理者不必是學術專家或理論天才,而是能將理念落實於行動、能適應多變環境並做出明智判斷的人。他們懂得讀懂局勢、適時調整策略,並運用手邊有限的資源與人際網絡,推動組織前進。這樣的實務取向,與我過去偏重理論的管理訓練有所不同,也讓我深刻反省:在面對現實問題時,是否太過於依賴分析模型,而忽略了人性、情感與組織動態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。
《如何管理》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管理知識的工具書,更是一部結合理論與實踐、反映當代管理本質的領導修煉手冊。它突破了對管理的傳統迷思,為讀者提供了一條涵蓋技能、態度與價值觀的成長道路。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手經理,還是經驗豐富的高階主管,都能從本書中獲得有力的啟發與具體的行動建議。對我而言,它不只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籍,更是一套全新的管理視野與思維框架,為我日後的管理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明確的方向。
留言
張貼留言